健康驿站二区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为全面做好10周岁以下儿童服务保障工作,专门成立二区战疫宝宝服务群,由后勤组长负责,及时受理解决隔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今年以来,随着定州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落地实施,一浪高过一浪的建设热潮不断涌来,正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桩基,支撑起高品质中等城市美好的未来。走进纳米科技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拆除脚手架,并进行内部二次结构工程建设,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是定州市委书记张涛多次在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会议上强调的内容。发改、环保、税务等部门对企业全程跟踪服务,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北鸿科定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二批从北京搬至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的企业。据统计,14月,定州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定州市委书记、市长坚持大事必躬亲,难事必躬行,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多次深入国贸中心、兴定路东延、新材料产业园、国道337定州绕城改线等项目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和相关工作进展,现场办公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
定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全市营商环境的日益改善,全市第一季度共有工业类、基础设施类、现代农业类2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42.99亿元。技改完成投资3.20亿元,增速284.6%,超年任务279.1个百分点(全省增速26.1%)。鼓励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开展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围绕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开办相关专业。
做好供需对接,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做强品牌建设,提升稳定就业规模。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持续加强京津劳务协作,深化省内劳务协作,拓展组织发动、职业培训、政策扶持、权益保障等服务内容。加快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做到应享尽享。
为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场地安排等创业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帮助解决融资、用人等实际问题,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做实24小时用工服务,支持重点企业用工等方面。
做优就业服务,促进就近就业创业。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脱贫人口、返贫监测对象,按规定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主动运用信息化技术,定向推送岗位信息,组织远程招聘,促进人岗匹配受冷空气影响,2月12日-13日,我市迎来今春首次强降雪天气,雪量大、降雪时间长,气温大幅下降。
为防止低温雨雪对电网及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确保企业生产及百姓生活用电安全,定州供电公司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组织18支应急抢修队伍,150余人坚守岗位严阵以待,真正做到发生故障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全力以赴保障可靠供电。砍伐线路周边覆冰倾倒(斜)后可能导致线路跳闸、断线、倒杆的树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本报讯(通讯员杨文献、来瑞、记者刘鹏)雪天抢修,要注意安全。该公司密切关注电网运行情况,建立了恶劣天气下的特殊巡视责任制,对变压器、断路器等充油设备进行重点巡视,认真检查设备有无发热现象,绝缘子表面有无放电现象,增加红外线测温次数,做好相关巡视记录。
2月13日一大早,在定州供电公司新立供电所所长张永辉叮嘱下,员工杨占辉、张同力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带上抢修工具,伴着纷飞的雪花,踏上了抢修之路。根据冬季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加强24小时值班管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全面落实抢修队伍、应急物资、工器具及交通、后勤保障等措施,确保在辖区内发生事故时,能够做到信息畅通、响应及时和处置到位。
同时,定州供电公司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掌握最新气象变化,动态分析雨雪冰冻对设备、电网及电力供应造成的影响,全面排查潜在隐患严格落实一心三廊六群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推动文化古城、生态新城、科技新区、西部产业高地四大板块加速融合。
为什么对项目建设如此情有独钟呢?张涛: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今天项目落地的数量就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量。下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知名国企民企,每年至少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5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再一个是新兴产业培育行动,大力发展以旭阳氢能项目和长安氢能汽车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复朗施纳米金属材料、旭阳改性化工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无人机驾驶培训、轻型飞机驾驶员培训和体育赛事全周期服务等为主的新业态,让定州更多的产品站上高精尖、重点产业迈上高大上。记者:2020年、2021年,定州连续荣获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市称号。我们坚持以创新平台助力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每年举办产学研创新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快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一方面,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城市蓝图,确立了一名城三基地城市定位,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京津冀先进制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在调研中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要树立项目为王导向。推行项目清单制,按照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四个干机制,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期计划、一抓到底五个一包联机制。
记者:定州耕地多、农村人口多,素有冀中粮仓美誉。我们推行了三项机制:推行企业帮扶制,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当好政企沟通服务员、政策落实联络员、项目建设领办员、创新发展参谋员。
另一方面,以更大力度做优城市格局,以主干路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337国道、107国道、515国道定州段绕城拓宽改线,打造定州的二环路。在您看来,定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定州转化?张涛:在省科技厅工作期间,我曾到北京中关村挂职了一年,这段经历,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请问,定州在加快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张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施京港澳高速、曲港高速、石津高速、京昆高速的互联互通,构建市域高速大外环,让定州城市框架更大。到定州工作后,我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由原来的全省29位跃升至第7位,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支持河北旭阳等领军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在定州布局。
推动资源要素活起来,作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依托市建投成立专门公司,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资金周转池,在重点地区选择了35个村,采取增减挂钩、规划调整入市等方式打通三块地界限,为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拓展新空间。再一方面,以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挖掘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宋街、众春园等特色空间为核心,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推动村庄环境美起来,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大工程,打造现代化美丽宜居乡村。河北日报记者王宁、林凤斌。
记者:您曾在河北省科技厅工作过,还在北京中关村挂过职。作为农业大市,定州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走出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张涛:定州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一号工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乘上乡村振兴的高速列车,踏上共同富裕的幸福大道。
加快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河北日报专访定州市委书记张涛记者:在专题宣讲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时,您提出定州要努力在全省做带头的市、作贡献的市、有作为的市。您如何认识这一成绩?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张涛: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以创新生态激活创业活力,深化筑巢引凤、引凤还巢行动,制定了含金量极高的人才政策,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创新团队,让更多创新人才展翅定州。做到了三个坚持:我们坚持以创新主体带动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京津研发、定州转化,雄安研发、定州智造产业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
以举办省第七届园博会为契机,推进众春园、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塑造高颜值、有魅力的品质、品位、品牌之城。定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审批流程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打造投资定州、事事无忧营商环境品牌。
推行产品营销制,积极搭建产品推介平台,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当好企业产品的营销员,帮助企业跑市场、跑销售,寻求合作商机,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定州制造美誉度。一个是重大项目突破行动,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推进纳米产业园、北方厨具城等协同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陆港、通用机场等重点项目。
围绕省委提出的实现三个当好、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目标,我们主动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力打造产业兴旺的实力定州、活力迸发的创新定州、宜居宜业的品质定州、善治共享的幸福定州。重点实施了三个行动:一个是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坚持全方位开展定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打好招商引资擂台赛,举办了首届定州人返乡创业发展大会、中关村投资招商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组建3个异地商会,深圳、东莞等先进地区的一批好项目落户定州,招商引资的门槛、承载项目的平台、引进项目的质量都有了历史性提升。